新闻记者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记者不仅需要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突出的文字编写能力,而且还需要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网络平台采编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适应媒体环境的大变化,掌握融媒传播的特点和技巧,做到“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是时代变化所需,也是地方党报记者面对的挑战。本文将浅谈融媒时代地方党报记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资料图片)
一、适应新形势,实现角色转换
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成为媒体领域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这就要求地方党报记者要认清形势更新观念,冲破思想藩篱,主动转换角色,按下全媒记者的转型快进键,开拓新闻生产的新领域。
地方党报记者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树立服务意识。互联网正加速构建媒体新格局和舆论新生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的。地方党报记者的职业定位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单一的稿件采写已不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记者还要将大量精力用在对各种碎片式信息的整合、核实、解释分析、推送共享上。地方党报记者必须突破在传统媒体新闻报道中形成的工作惯性和认知障碍,重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要树立服务意识,从新闻生产者转变为新闻服务者,将受众作为服务对象,提供优势新闻信息服务的同时,通过新颖的新闻报道策划和表达方式,提供贴近群众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二、练就“十八般武艺”,向全能记者转型
融媒时代的到来,对党报记者的业务要求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全面,不能满足于原来的“术业有专攻”,要向“一人多能”转型。在瞬息万变的全媒体时代,一纸一笔早已不能满足记者的工作需要,记者的职业技能要求不再局限于写稿。一个记者就是一条新闻“生产线”,必须能写能拍能出镜。
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这就要求地方党报记者不仅要会写会说、能拍能录,还要懂策划、善执行,能够在复杂的信息中抓取最有价值的新闻元素,将有价值的信息用多元化手段表现出来。
三、做好深度报道,增强党报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党报要想在快速发展的融媒体时代依然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党报记者就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全面提升深度报道能力,为受众呈现可靠、真实、详尽的新闻内容,以此来稳固自身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增强党报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做好党报深度报道工作可以树立和提升党报的权威性。党报记者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考虑,这样才能将立体化和多层次的新闻信息展现在群众面前,不断提升党报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党报记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业务功底,熟练掌握各种技能,在高速信息化的时代,写出权威性、时效性兼具的深度报道。
在深度报道中,记者报道内容要体现出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更加侧重社会经济建设以及民生等话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质疑能力及社会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争取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赴现场做好相关采访工作,及时形成真实、完整的稿件,并快速呈现在读者面前。
融媒体时代为党报记者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党报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用户思维;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