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赵静在女儿家过了6个月的养老生活后,就被女婿送回了家,女婿说养老是她老伴的事不是他们的事,赵静骂女婿忘恩负义,老伴却笑呵呵的说女婿做的对。
(资料图)
赵静的女儿李丽研究生毕业后去了男朋友孙强所在的城市,虽然不是同城,但李丽经常通过网络给母亲买衣服鞋子、水果和美食,甚至是网红的奶茶、零食,李丽都给母亲买回家。
赵静逢人就说自己的女儿孝顺,她将来养老就靠女儿,女儿结婚后赵静更是没有了负担,每天上班之余追追剧、和老伴喝喝茶、爬爬山,生活过得惬意而舒坦。
50岁那年赵静退休了,因为老伴钱明还有5年才退休,所以她早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和兴趣相投的闺蜜去自己心仪的城市做深度游。
李丽很支持母亲的这个计划,还特意给母亲转了2万块钱作为旅游资金。
然而赵静退休才1年时间,就拖着行李来到女儿家,李丽对于母亲的突然到来非常的意外。
母亲对李丽和女婿说:我从现在就在你家里养老了,你给我收拾个房间出来。
李丽和丈夫孙强听了母亲的话不禁面面相觑,李丽一看女儿的态度立刻就火了,说: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如今老了还不能靠你养老了?
孙强一听这话,赶紧表态说:妈,你来我家养老我们欢迎,只是我爸自己一个人在家怎么生活?平日里谁给他做饭、洗衣服?
赵静一听女婿这话更生气了:他怎么生活要你管?他有他自己的儿子养老,你不放心你去伺候他,我是来找我女儿养老的又不用你养我的老。
孙强被丈母娘这劈头盖脸的一顿呵斥,有点懵了,李丽让他先去给母亲收拾房间,赵静在女儿的柔声细语中慢慢平静下来和她说起了前因后果。
原来,赵静和老伴钱明是再婚家庭,当年结婚时赵静带着女儿李丽,钱明带着儿子钱鑫。
赵静是因为前夫在外面有了新欢,当赵静出现在前夫和那个女人的出租房时,前夫说自己是一时糊涂,求赵静看在女儿的面上原谅自己一次,有着感情洁.癖的赵静坚定地选择了结束婚姻。
赵静拿到了李丽的抚养权和家里的一套房子,那一年李丽刚刚刚7岁。
赵静一个人带着李丽生活,赵静母亲和弟弟也会按时帮衬她,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是也省心。
李丽12岁的一天,半夜里突然肚子疼,赵静原本想给女儿吃个止疼片后天亮再去医院,结果李丽疼得在床上打滚,赵静急忙把李丽送到医院。
没想到慌乱之中,赵静忘记带钱包了,接诊的医生就是后来的老伴钱明,钱明看到赵静一个人慌乱无措,李丽又疼得满头大汗,就忙前忙后地帮着赵静缴费、推着李丽拍片做各项检查,李丽手术后钱明又对李丽关照有加。
赵静对钱明医术和医德心生好感,在女儿康复后想请钱明吃饭表示感谢,被钱明拒绝了,只说这种事任谁遇到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赵静后来给钱明送了面锦旗,在朋友的引荐下和钱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钱明的妻子在儿子3岁时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他自己一个人带着儿子钱鑫生活了11年。
在朋友的撮合下,赵静和钱明组成了家庭,因为是重组家庭,两个人又各自带着孩子,两人事先约定:婚前财产互不干涉,各自的房产和存款都留给自己儿女将来成家立业用;婚后的收入归入新的家庭,将来两个孩子的念书、成家立业都要一视同仁;儿女的管教两个人各负主要责任,对于对方的子女以鼓励和肯定为主,批评教育的话都归自己的亲生父母去表态。
两个孩子年岁差不多,本就是青春的敏感期,在重新组成新的家庭难免会有各种矛盾,都说后娘难做,后爹也不容易。
好在李丽一直觉得钱明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对他很有好感,加上钱明为人豁达、性格爽朗、学识渊博,所以李丽对于钱明的接受度很高。
钱鑫受自己姥姥的影响一开始对于赵静很排斥,但是赵静却对钱鑫的生活非常关心,对于钱鑫的故意刁难一笑了之,对钱鑫背着钱明刁难自己的事从不告状,会和钱鑫敞开心扉的交流。
经过几年的磨合,一家四口的生活步入正常轨道,两个孩子从叫叔叔阿姨改成了爸爸、妈妈。不了解内情的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再婚家庭。
钱鑫大学毕业后回到他们身边,结婚时赵静就像对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给买新房、给了媳妇16万的彩礼、操持了隆重的婚礼仪式。
李丽跟着男朋友嫁去外地时赵静不同意,还是钱鑫帮李丽说情,并保证说将来她的养老他也会负担,让赵静尊重李丽的选择。
本来儿子、女儿都结婚成家了,赵静和钱明开始了幸福的二人世界,可是赵静退休一年后,家庭矛盾出来了,这也是这次赵静突然来找李丽让她养老的原因。
原来,赵静退休后刚4个月,钱鑫媳妇生了个儿子,本来事先说好钱鑫岳母伺候月子照顾外孙,赵静他们每个月给8000块钱,可以找个保姆搭把手。
结果钱鑫岳母照顾了2个月后,说保姆都不称心,让赵静也一起帮忙,赵静只好停了原本的旅游计划去照顾儿媳妇,没想到亲家只让她买菜、做饭、收拾卫生,根本不让她抱孩子。
赵静虽然不是亲奶奶,可以看着肉乎乎的孩子也稀罕,也会在孩子哭闹时想帮忙,却被儿媳妇制止了说孩子认姥姥,赵静抱了孩子更哭闹了。
孩子4个月时,赵静有一次抱着孙子把尿尿,儿媳妇很不高兴地把孩子抱过去,说孩子不能把尿尿,否则长大了容易得痔疮。
赵静说这小孩子哪有不把尿的?还劝儿媳妇不要照着书本养孩子,老年人的育儿经也不落伍。结果亲家也说赵静应该听年轻人的意见,不能把老经验用在现在孩子身上。
从那以后,亲家和儿媳妇更是把赵静当成了做饭的保姆,孙子她更不能靠近了。
有一次赵静买菜回来,亲家和儿媳妇正在卫生间给孙子洗澡,赵静想问问用不用自己帮忙,结果听见亲家对儿媳妇说:你可和钱鑫多吹吹风,把你公公的房子看好了,毕竟她是后妈。她带宝宝时你可要盯着点,那可是后奶奶,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好?
赵静听了这话气坏了,立刻就把儿子家的钥匙扔在茶几上回了自己家,把这情况和钱明说了,钱明刚安慰她几句,赵静觉得钱明站在自己儿子一边。
她悄悄地买了第二天的机票,等钱明上班后自己收拾了行李就来了李丽家。
李丽一听母亲这是“离家出走”啊,她赶紧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了后说让李丽先安慰下母亲,他周末就过来接赵静回家。
周末时,钱明坐了最早航班来到李丽家,想要接赵静回家,钱明说他已经批评过儿子了,希望赵静别生气跟他回家,钱明说:我和儿子说了,他们的孩子自己带,咱们给了经济援助了就不出人力了。
赵静却不肯回去,钱明说:你不管儿子了,你难道也不心疼我了?你不在家我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回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赵静心里一动,却又咬牙说:你找你儿子养老吧,我就在我闺女家养老了。
无论钱明和李丽两口子怎么劝,赵静就是不肯跟钱明回家,钱明只好让李丽两口子先照顾赵静,等她想开了再回家。
赵静就这样开始了在女儿家养老的生活。
赵静每天早上给女儿和女婿准备好早餐,然后根据女儿和女婿的喜好去早市买菜,晚上给女儿和女婿做晚饭。
其他时间赵静在家收拾下卫生或者出门逛逛街,每天的生活优哉游哉,赵静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很快就和小区的邻居们熟悉起来。
她跟着邻居们参加社区活动、唱歌、跳舞,妥妥的一个老年“社牛大妈”。
女儿和女婿对她也客气,有时候赵静说不想做饭,女儿和女婿就带她出去吃网红馆子、给她点个外卖;她不想做家务,女儿就找个保洁大姐回家打扫卫生,赵静觉得在女儿家住得舒心畅快。
这期间钱明给她打过几次电话让她回家,都被赵静拒绝了。就这样赵静在女儿家住了大半年时间。
赵静经常听小区老人说婆媳关系不好处,她本就深有体会,如今她也庆幸自己是住在女儿家,而且女婿对她也很客气和热情。
就在她觉得女婿是好人时,孙强对她的态度却有了变化。每天回家也不喊她妈了,原本回家有说有笑的现在回家一声不吭,还经常对赵静冷言冷语。
这天,孙强对她说:妈,你在我们家住了半年了,从来不交一分钱的生活费,也不做家务,打扫卫生还要李丽请保洁。
孙强说:你才50出头就要我们给你养老,我妈都55岁了现在还在外面给人打工给自己攒养老钱。你要养老也要老伴给你养老,也轮不到我们给你养老。
赵静一听这话生气了,说:我吃我闺女、喝我闺女的,没花你一分钱呢。
孙强说:话不是这么说,李丽赚的钱是我们夫妻共同财产,我们准备明年生孩子,也要给孩子攒奶粉钱,您这天天住我们家不合适。我给您买了机票周末送您回家。
赵静看着李丽,问道:你和他一个态度?
李丽为难地说:妈,你别为难我,我不能因为你影响我们两个人的生活啊。周末我和孙强送您回家。
李丽和孙强周末陪着赵静回家,在机场钱明带着钱鑫来接他们,车到了一家赵静最喜欢的餐厅,赵静有点纳闷,进去一看亲家和儿媳妇抱着孙子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赵静有点意外,她看着钱明,钱明笑着拉着她的手入座,钱鑫给赵静倒上酒,儿媳妇真诚地对她说:妈,以前是我的错,我不该胡乱揣测你的心思,钱鑫批评我了,我知道你对钱鑫和我们都是真心地,希望你原谅我们,回家和我爸好好过日子。
亲家也讪讪地给赵静道歉,让赵静原谅自己。
赵静听过了亲家和儿媳妇的话,再看看钱明和女婿,恍然大悟:原来,你们不是嫌弃我在你家养老,是想用这个办法逼我回家啊。
钱明说:老伴,咱们一家人生活了这么多年了,孩子们有个言差语错你多包涵,别到时候把我一个人扔家里孤单可怜的。老伴老伴,不就是老了互相照顾有个伴么?
赵静听了钱明这热乎乎的情话,觉得心里有一处柔软在慢慢散开。
她端起酒杯说: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从现在开始咱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她又对女婿说:你说得对,我也不到躺平养老的时候,我先上岗当奶奶带孙子,等到你们有了孩子我再上岗当姥姥带外孙子。
50岁的年纪真的不算老年人,也不到养老的年纪,因为很多50岁的人还没有退休,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奋斗。
如果刚刚50多岁的父母突然提出要去儿女家养老,儿女一定要了解父母这么做背后的原因。
如果真的是老人那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子女给父母养老是应该的,因为父母养我们小,我们给父母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如果老人因为其他原因提出这个要求,子女就要根据背后的原因给父母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让父母走出问题的困惑,毕竟50岁这个年纪不应该和社会脱节,融入社会生活会让父母的精神更愉悦、身体更康健。
如果真的是父母到了需要子女颐养天年的时候,为人子女的一定要尽孝道,“羊知跪乳、鸦知反哺”,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生养之恩不能忘,我们今天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明天子女对我们的样子。尊重孝顺老人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刻到骨子里的教养。
关键词: